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党员干部教育 >心得体会 >

“扎势”的物理学解释

    发布时间:2013-07-09 15:22    

  有一个词语叫“扎势”,人们经常都说,但是词典里并没有这个词语,也无从知道它的确切含义。如某人态度比较傲慢,我们就会说这人比较“扎势”;某人有权或是有钱,颐指气使、出手阔绰,我们就会说这人“势”很大。那么“扎势”的“势”究竟怎样解释?在大学的时候,自己是学物理学的,物理学中也有“势”这个概念,这两者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能不能从物理学角度对“扎势”做出解释?我思忖了很久,不免有了想深究它的含义的想法。
  物理学中有重力势、电势等概念,重力势一般人可能比较熟悉些。重力场中的“重力势”是这样定义的:在重力场中,单位质量质点所具有的能量称为此点的重力位,又称“重力势”。它的数值等于单位质量的质点从无穷远处移到此点时重力所做的功。可见,物理学中的“势”是和能量有关的。但它和通常所说的位能(势能)有所区别:越靠近地球表面重力位(重力势)越大。物理学中还有另外一个物理量,叫重力势能,什么是重力势能呢?简单地说,重力势能就是物体由于被举高而具有的能量,它的大小表明重力做功的本领。物体被举得越高,重力势能越大。重力势能(在一定范围内)越离开地球表面越大。根据这个特点,我觉得平常人们所说的“势”和“扎势”,都与物理学中的重力势能有着相似的地方。一个人被人为地抬高了,有权有钱了,就有了“势”,而且权越大、钱越多,则“势”越大。
  物理学中重力势能一般用Ep来表示(以下简称势能),在数值上等于mgh三者的乘积,其中的m表示物体的质量,g是重力加速度,它是个定值,等于9.8米/秒↑2,h是物体相对于零势面(通常取地面为零势能面)的高度。这个公式中,物体一旦确定,其质量就是确定的了,所以影响其势能大小的只有h这个物理量了,h越大,其势能越大,或者说,要想增大(或减小)物体的势能,只需改变h的大小即可。既然平常所说的“势”与势能相关,那么是否也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社会学中的“势”呢?怎样表示?应该也用几个量的乘积来定义社会学中的“势”。用那几个量?这倒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应该先探讨势与什么因素有关系?
  类比于势能,可以想见“势”肯定也与距离有关系。态度傲慢,大家说这人“扎势”,其实这是一种心理距离,其实质是两个人或是不同类型的人之间不容易沟通,心不容易融合,心贴不到一起。态度傲慢的人也许自认为高人一等,强人一筹,所以他是俯视你的,在他的心里就和你有一段距离,这个距离视其所俯视的对象而定;而另一方面,心理处于弱势,仰视别人的人,心里和那些态度傲慢的人也有距离,这个距离视其自身的心理弱势程度而定。掌握一定权力的人,大家说这人“势”很大,这种距离是显而易见的,如不同级别的人之间,处长与局长之间就有距离,老百姓与官员之间就有距离,这种距离视其具体的职级而定,如果以普通老百姓为零势面,那么科长的“势”与局长比起来就要差一截。腰缠万贯的人,大家也说这人势很大。其实这里面也有距离,这种距离与富有程度有关,越是富有的,他的心理优势越大,越是穷困的,心理越处于劣势。就如《白毛女》中的黄世仁和杨白劳,他们的“势”是显然不一样的。不管是那种势,很显然,它总是与距离有关系,距离是影响“势”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只不过这个距离不是空间距离,而是人内心的一种距离,况且这个距离还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势”是具有一定能量的,这个能量不是显性的,是一种隐形的能量。有“势”了,“势”大了,人就有精神了,有能量了,走起路来看着也精神;人没“势”,或是失“势”了,就没能量了,走路精神也没有了,甚至寿命也短了。从距离这个层面上理解“扎势”就比较容易了,什么是“扎势”?我想所谓“扎势”,其实就是刻意保持或者故意拉大与他人的心理距离,保持自己的“势”或增大自己的“势”。这就如对一个物体而言,要让它的势大点,把它往更高的地方抬点就行了。从能量方面理解,“势”的实质是两个不同的对象之间存在着能量差,而“扎势”呢,就是想刻意保持或拉大这种能差,这也许就是“扎势”的物理学解释吧。
  “势”不仅与距离有关,应该还与其它因素有着一定的关系。与什么因素有关?我觉得应该与个人的修养、出身、环境、性格、民族、地域等有着关系。试剖析一下。一个修养好的人,他不会刻意封闭自己的心理,不会刻意保持自己与他人的距离。从内心讲,他想减少与他人之间的距离,尽量与他人融合,但从另一方面,因为人们敬仰他的修养,又会给他充分的尊重,他虽然不“扎势”,但“势”却不会减小。如果修养差,即使你因为权势、金钱等想刻意保持与他人的距离,想“扎势”,但是恰好相反,别人因为从心眼里瞧不起你,没有因为权力、金钱等产生心理弱势,从而生出距离,所以想“扎势”反而不好,弄不好会砸了自己的脚的,这种例子现实生活中常有。再说出身,一般认为人生来是平等的,是没有势差的,其实这是一种误解,人的出身引起的势差是客观存在,简单地讲,城乡之间的差别,不仅仅体现在物质上,更重要的也体现在精神上,体现在心理上。古语讲的龙生龙凤生凤是有一定道理的。环境对“势”的影响也是比较明显的,举个例子,假如甲地的局长要对乙地的一般干部指手画脚,可能也并不容易,其原因是你在乙地的一般干部那里“势”就打折了。美国的总统到中国来,大家只会好奇地围观,而不会对你趋之若鹜,前呼后拥,离开了美国,在中国你便没了“势”。性格对“势”的影响也比较大,难怪有人说自己的“势”是与生俱来的,而不是后天养成的。有些人天生比较自卑,显得“势”就小一些,有些人天生自负,显得“势”就大一些。“势”与民族、地域的关系,则更广一些,不同民族的人也有着不同的特点,如英国的人,有绅士风度,但却显得傲慢,日本、德国的人就比较霸气等等。以上这些因素,都影响“势”的大小,而这些因素又不能同时全部集中在一个人身上,所以,想用一个普适的公式定义它并不是很容易的。
  如果把“势”用E来表示,那么它是否可以用这样的公式来表达呢?E=δh,公式中的δ是一个系数,这个系数针对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对那些个人修养好,性格又比较健全的人来说,δ≥1,而对那些个人修养较差、心理不很健全的人来说,不管他的出身有多好、环境有多么优越,其δ<1。公式中的h是两个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当你刻意要扎势的时候,h就变小了,反之,当你不愿意扎势,极力想与他人做到心理上的融合时,h相反却变大了。
  物理学中的势与社会学中的“势”,虽然是一个字,但是却有着不同的意义,虽然可以用类似的公式表示,但却有着不同的内涵,虽然都是几个量的乘积,但社会学中的这几个量却远比物理学中的几个量变数多得多,复杂得多。(刘小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