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党员干部教育 >心得体会 >

乡村——我们永远的家园

    发布时间:2013-07-09 10:54    

  一名组工干部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调研手记

  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调研工作组织部干部要带好头,走在前列。 5月8日,我来到市委组织部确定的基层党建网格化管理工作联系点——临渭区官道镇赵东村进行走访调研。这次察实情、理思路、解民忧、促发展,带去好作风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是一次融合,一次洗礼,自己也仿佛感觉有一种真挚的情感在里边,甚至是虔诚。
  在与镇村干部和部分群众座谈走访中,倾听、发现、学习、思考,群众那种乐观向上、知足感恩的豁达感染了我,那份立足实际、创新求变奋力创造辛福生活的劲头激励了我,那份节俭朴实、不慕奢华的美德也教育了我。通过走访调研感到,群众对于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充分发挥模范作用,带着干,帮民富是满意的,对于党在农村的一系列惠民政策也是交口称赞,但也结合实际,提出了一些在新农村和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不适应的地方和问题,自己做了梳理,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发展的困惑。和镇村干部座谈,谈论最多的还是村上的产业发展问题。赵东村是渭北一个传统的农业小村,517户, 2400多口人,12个小组,5个自然村,耕地4300亩,人均收入6650元,群众收入主要是以劳务输出和传统的种养殖为主,在村中生猪养殖有100多户,松散式的经营管理和单打独奏的饲养模式,很难抵御市场风险,也很难形成具有村中特色的发展优势,集体积累几乎为零,因此群众最渴求的是在发展产业上的技术引导和小额资金的帮扶。另外,还有不少群众谈到,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发展创业是保持农村长远发展的根本。青壮年是乡村发展建设的主力,是乡村的活力,赵东村每年大约有1200多名青年外出打工,虽然有一定的劳务收入,但从乡村的长远看,人员外出了当地发展也就缺乏动力,因此,制定相应的政策,吸引在外务工人员回乡创业、吸纳就业,促进“四化联动”。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当前农村在交通、水利、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与群众的实际需求,还有非常大的距离。赵东村在两委干部和群众的努力下,水泥硬化道路7.5公里,基本达到了组与组之间有水泥路,但是去年修路时还有20多万元的一个资金亏空没有到位,村干部也很着急。另外,村中环境卫生状况堪忧,垃圾清理还不够及时,部分巷道没有资金硬化,排水设施不畅,村民盖房没有统一规划,随意搭建,影响村容村貌,也常常成为邻里之间引发矛盾的一个导火索。生产生活一些基本设施的不完善不便捷,影响了群众生活的水平和质量。群众建议,对于农村的一些扶持项目可以打包整合,统一规划,结合城镇化发展趋向,从各村实际出发,分轻重缓急,分步实施,整体推进,避免撒胡椒面,也避免出现让村组干部夹着包包跑项目,争资金的现象。
  三是阵地建设需要加强。党组织作用发挥怎么样阵地很关键。赵东村共有党员63名,其中有不少党员常年在外打工,根据外出党员增多的实际,临渭区委积极探索党员教育管理的新模式,指导部分乡镇在本区务工人员聚集的江苏太仓、广东东莞建立了跨省流动党支部,组织党员开展学习教育活动,同时,为在外务工人员提供信息、维权等方面的服务,并与流出地党组织签订双向共管协议书,实现了管理不断档,教育不断线,服务不间断,受到了务工所在地党委的好评,也使在外党员有了归属感,赵东村干部李学忠对区委指导成立流动党支部的做法给予了极大的好评。镇村干部认为村级阵地建设方面急需改善。赵东村的支部和村委借用着村小学办公场地,目前我市还有不少村的党员活动阵地建设缺乏,在村干部家中开会议事的现象还比较多。村级活动场地建设问题也已引起重视,各县市区强根固本,抓基层,打基础,已悄然兴起了村级阵地建设的热潮。临渭区也明确提出拿出一千万切实改善村级阵地建设,并表示年内村级活动场所全面建设完成。
  四是帮扶机制还需完备。因学、因病致贫、返贫问题需要引起重视。在赵东村走访的两户群众中,两户都供有大学生,也都有病人,其中一户有两名大学生,孩子父亲患病,生活不能自理,母亲独立支撑一个家很是艰难,当孩子母亲在谈起自己女儿在新疆石河子读研究生,儿子在西安上大学时流露出满脸的欣慰,对于我的一点资助也很是感激,但我也感觉到那点资助只是杯水车薪,包括村干部给申请的低保也非常有限,在那位母亲泪水的背后,我看到的更多是对于生活的一种无助。因此,针对目前的困难救助标准低,项目零散的实际,建立起对农村困难家庭的长效保障机制显得尤为重要。
  五是干部的能力素质要提升。镇村干部是乡村发展的关键,自身的能力水平关系着党的各项政策的落实效果,能力提升,作风转变,基层干部最关键。要很好地改变基层条件艰苦,不留人,难留人的问题,建立保持基层干部晋升流转的良性机制,给基层工作注入活力。同时,教育干部不与民争利,尊重群众意愿,带着感情服务于民,将上级的惠民政策很好地传递到群众当中,才能实现乡村的和谐平稳发展。
  组织工作的一线在哪里?就是在基层,在党员,在群众当中。从群众中来,带群众中去,问计于民,问需于民,问政于民,当前密切联系群众的春风已经吹起,让我们走进乡村,走近群众,近些,近些,再近些,一起憧憬幸福的梦想,一起建设美丽的乡村,因为那里是我们永远的家园。(胡兆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