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谨防三种现象

    发布时间:2016-04-13 15:49    

  近期,从中央到省市在全体党员中组织开展“学党章党规、学系列讲话,做合格党员”学习教育。结合调研和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工作实践,笔者发现,“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应谨防三种现象。
  一是形式单一“一锅煮”现象。有的基层党组织拘泥于上级方案,沿用“满堂灌”、“填鸭式”等照本宣科的老模式,不能根据不同领域、不同行业、不同层面党员的实际,安排学习形式和工作举措,缺乏针对性和吸引力。比如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中,不能结合农村党员、非公有制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流动党员、离退休干部职工党员和年老体弱党员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使一些党员参加学习教育流于形式、效果不佳。
  二是疲于应付“走过场”现象。有的党员认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只是今年的一项活动,搞一阵子就过去了,满足于开会时念材料、散会后编心得体会,局限于发发文件、抄抄笔记,与党员的生产、工作、学习等日常工作结合不紧密,不同程度存在“应付心理”。
  三是学做脱节“两张皮”现象。学习教育容易出现学做脱节现象,一边是学习教育热火朝天,另一边却是突出问题视而不见,没有做到学习—思考—实践,存在的问题没有从根源上得到解决。比如个别支部不能把“三会一课”、讲党课等与实际工作相结合,出现了学用脱节。
  产生以上现象的原因主要有:一是思想认识有偏差。有的党员干部认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是虚事,认为学学文件、整整资料、抄抄笔记就行了,没有真正理解这次学习教育的深刻内涵。二是党内政治生活落实不严。诚然,随着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的开展,党内政治生活明显加强。但仍有一些支部和党员“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民主评议党员等基本制度坚持的还不够好,工作思路和方法措施与新形势下工作需要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三是问题导向不明显。学习教育一开始,有的党员干部比较盲目,不知如何学、怎么做,缺乏问题意识,更没有与问题整改相结合。
  针对以上问题,笔者建议从四个方面着手:一是分类施策重“差异”。结合岗位实际,有针对性地开展学习教育。党员领导干部重点强化看齐意识,带头学习、带头研讨。机关党员围绕改进机关作风、提高服务群众能力发挥作用,争做“服务先锋”。农村党员围绕发展特色现代农业、完成脱贫任务发挥作用,争做“带富先锋”。非公企业和社会组织党员围绕团结凝聚职工群众、促进生产经营发挥作用,争做“兴业先锋”。二是灵活形式强“实效”。采取上门服务和“互联网+”等形势,探索互联网与支部活动联姻的新路子,借助微信这一媒介,利用“互联网+”支部模式,组建网络党支部,在微信群、微信公众号等平台上开辟学习专栏,及时传送学习有关要求和学习篇目。同时,对行动不便的老党员,通过上门服务,送党章、送学习资料等。三是破解难题补“短板”。对照党章党规和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查找自身存在的突出问题,分门别类建立整改清单。同时,根据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分门别类建立台账,并根据问题难易程度建立短、中、长期问题台账,明确责任领导和完成时限,实行销号整改,让群众感受到学习教育带来的新变化、新气象。四是完善机制促“落实”。建立“三会一课”制度,支部党员大会每季度召开1次,支部委员会每月召开1次,党小组会每月召开1次,每季度为党员安排1次党课,党员到课率确保不低于80%。同时,严肃组织生活预警制度,对基本达到组织生活次数和参会人数要求、但质量不高的,进行预警提醒;对没有达到开展组织生活次数的,对党组织书记进行诫勉谈话,督促整改;对3个月没有开展组织生活的,对基层党组织进行整顿,对党组组织书记进行组织处理。(聂芳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