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平 “两个全覆盖”让扶贫“接地气”脱贫有“底气”

    发布时间:2017-12-12 16:42    

  12月8日,由渭南市委对外宣传办公室、渭南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渭南市扶贫办主办的全市脱贫攻坚工作系列新闻发布会走进第三站“富庶太平”之地—富平县。

  发布会上,富平县县长张海乾对全县脱贫攻坚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并与主管扶贫的副县长杨稳山、扶贫办主任陈志南分别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据悉,自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富平县委、县政府将脱贫攻坚作为头等大事和“一号工程”, 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聚焦“率先脱贫、率先摘帽”目标,在充分调研摸底的基础上,结合八个一批,立足扶心扶志,从人居环境改善和小产业帮扶“两个全覆盖”抓起,对贫困群众住房进行修缮,提升人居环境;扶持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发展小产业,树立起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两个全覆盖” 托起贫困群众致富梦

  在“两个全覆盖”实施过程中,富平始终坚持三级书记抓脱贫、部门包联促攻坚,制定出台了详实的工作方案和有关文件,按照县财政为每个村拨付5万元、包联部门配套不低于5万元的标准,逐村逐户实施,四支队伍全程跟进,包联部门牵头负责,对每一个贫困户家庭量体裁衣、因户施策,修缮粉刷房屋、整修电路、硬化地面、添置家具、美化环境。目前,“两个全覆盖” 工程共投资5400万元,4534户贫困户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5008户贫困户发展了种养殖小产业,托起了贫困群众的致富梦。

  “以前家里破破烂烂,干活没动力,过日子没心劲……”王玉平回想起以前的日子,不禁一声叹息。他告诉记者,家里5口人,2人患有疾病,大儿子智力不健全。今年政府不但把房子里里外外修葺一新,还送了3只奶山羊,每天靠卖羊奶就有几十元收入。“改变的不仅是居住环境,更是我们一家人脱贫致富的信心!”

  王玉平说的话语,表达的不仅仅是他自己的肺腑之言,也是富平县实施两个“全覆盖”的一个缩影。富平县立足扶心扶志,下足“绣花功”,让两个“全覆盖”全面开花,对贫困群众住房进行修缮,提升人居环境。扶持有意愿的贫困群众发展小产业,树立起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决心。

  富平县美原镇古城村贫困户赵进库,家中4人,老父亲已86岁高龄,妻子腿部残疾,无劳动力,女儿还在上学。赵进库原在建筑队做匠工,后因出现意外事故,腰椎摔伤,不能干重体力活。建的三间平房,至今还是毛墙毛地。在扶贫过程中,县不动产登记局为其帮扶2只奶羊,帮其装修了三间平房。赵进库感激的说:“要不是政府拉一把,不知现在日子咋过啊!后半年再多养一些羊,争取早日脱贫。”

  因地制宜发展产业 带动群众持续增收

  在脱贫攻坚战中,富平县依托柿子、奶山羊、苹果、瓜果蔬菜等优势主导资源,通过项目带动、示范引领、政策鼓励等手段,大力发展主导产业,并把贫困户镶嵌到产业链上,增强贫困群众“造血功能”。

  罗海龙是曹村镇太白村10组人,家里5口人,父母年迈体衰,一年多次住院,孩子小,家中只有他一个人劳动创收,经济拮据,是典型的因病致贫户。但他通过合作社的技能培训及自己购买果树管理书籍自学,现在已经成为当地小有名气的土专家,除过经管好自己的果园外,也帮助附近果农指导管理柿子园,产量由原来的不足2000斤,达到现在的3000多斤。

  曹村镇镇长张文龙介绍,为发挥产业扶贫的造血功能,曹村镇创新发展模式,采取“政府引导、企业主导、农户入股”方式,组建了集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千亩柿子种植加工基地,统一管理、分片负责、责任到户。贫困户以柿子园免费入股,无劳动能力的由合作社统一托管。富平县大福柿子种植专业合作社副理事长杨向辉介绍,合作社注册了“大福”“柿子红了”等品牌商标,统一收购,统一检测,统一包装,为商品走向高端市场奠定了基础。柿饼价格也连年攀升,尤其是2016年价格上升幅度最大,不少贫困户直呼:“这是富平柿饼有史以来卖的价最高的一年!”这一年,合作社收购柿农柿饼400吨,不仅带动曹村“柿业”快速发展,还形成了集中连片的辐射带动效应,让广大柿农尝到了柿子产业的甜头,更使贫困群众多了一份收益。

    据悉,今年以来,富平县整合资金2.29亿元,设立1650万元风险担保基金,用真金白银撬动新型经营主体、种养大户、广大群众,发展奶山羊、柿子、花椒、九眼莲等特色优势产业,特别是永辉柿子加工项目的投产运营,使富平柿饼量价齐升,今年新增柿子3万亩,总面积达到15万亩,产值6.5亿元,其中2100户贫困户通过柿子产业实现脱贫。(王腊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