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干部工作 >干部教育 >

澄城县:党员干部当“为官有为”

    发布时间:2015-03-05 16:45    

  十八大以来,中央一项项铁规从严治吏,制度笼子越织越密、作风管束越来越严、权力约束越收越紧,“为官不易”的氛围日益浓厚。高压之下,让一些干部感到“不适应”,有的甚至认为既然要求这么多、紧箍咒这么紧,那还不如干脆不干活,做“太平官”、“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等“为官不为”现象在一些干部身上较十八大以前凸显。

  所谓“为官不为”,我认为是指一些领导干部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应尽的职责,是非面前不表态,矛盾面前不敢上,风险面前不敢闯,失误面前不担责,歪风面前不敢斗的行为。这些“为官不为”究其成因大体可以分为五类:一类是居功不为型。这种人大都是工作时间长、资历老,曾经在单位或者部门出过力,干过事的人,提拔无望后,认为自己该享受了,工作得过且过,让年轻人去干;一类是无利不为型。这种人属于“无利不起早”的人,遇到“好处”站在舞台中央,见着困难躲在观众席里。大利大干,小利小干,无利不干;一类是无胆不为型。这种人属于“树叶掉下来都怕砸着脑袋”的人,什么都怕,怕出风头,怕担风险,怕担责任,怕得罪人。他们认为,只要干事,出错的几率就高,所以宁可不干事,也不能让出事;一类是激励缺乏型。这种人原本是有能力、有干事想法的人,但是由于用人不公,赏罚不明,干的不如看的、跑的、送的,所以也就不干了。一类是庸者不为型。这种人属于有理想,无能力。不是不想作为,而是缺乏真本事、硬功夫,能力水平欠缺,没有干事创业的过硬本领,主要表现在能力恐慌上。

  对此,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领导小组组长刘云山,在第二批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推进会上强调,遵守规矩不是无所作为,“为官不易”不能“为官不为”。既然如此,防治“为官不为”,就当对症施治。

  对于“居功不为型”干部:常言道,责任成就事业,担当体现境界,这类干部需要的是尽职履责是共产党人必须具有的政治品格。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责任意识,要严格用“三严三实”要求自己,要把心思用在谋发展上,只有敬业负责的工作,才能增强敢于担当的勇气、提升敢于担当的能力,才可以真正有所作为。

  对于“无利不为型”干部:古语说“一心可以丧邦,一心可以兴邦,只在公私之间。”这类干部的从政目的和动机是不纯洁的,他们模糊了人民公仆的角色定位。从根子上讲是私心太重,杂念太多,这就要求我们要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的新要求,要坚持严标准、严举措、严纪律,要严格党内组织生活,要把功利化、庸俗化的毒刺拔掉,对占着位子不干事的,该批评的就批评,对不作为慢作为的,要按照党纪要求处理,对造成不良影响和后果的,坚决予以组织调整。

  对于“无胆不为型”干部:古人云“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古人还说“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这类干部要树立起“干了几年,山河依旧,面貌不改”是耻辱的心态,我们迫切要解决的是干部管理“失之于宽,失之于软”的问题,要健全考评体系,把敢于担当作为选人用人的重要导向,要通过追责、问责逼迫这类干部切实担起责任。

  对于“激励缺乏型”干部:习近平同志多次明确指出,敢于担当是干部的基本素质,体现干部的党性觉悟。这类干部要鼓励他们大胆作为,着力消除“为官不易”的认识误区,着力消除畏难退缩的不良倾向,着力消除怕触红线的思想负担,明确提出克服“怕”字,核心是要按规矩办事,关键是要依法行政、秉公用权,只要是符合中央精神的、符合改革方向的、符合法律法规规定的就大胆去做。

  对于“庸者不为型”干部:教育培训力度要持续加大将强,要紧密结合事业发展需要,要突出干部履职尽责急需,着力提高全面深化改革、依法行政、联系服务群众和推动振兴发展的本领,有本领才能有作为,使“庸者不为型”干部不仅“为官有为”,而且“为官善为”,只有提高本领,才能促进善做善为。

  组织部门要把“有没有责任心”、“能不能办成事”作为考核干部的一个标准:一是建立健全干部的激励制度,不断提升干部工作热情与积极性;二是加强党员干部的学习培训工作,提高党员干部的思想素质和工作能力;三是继续强化监督机制,克服为官不为;四是加强纪检监督,形成监督条例和办法,把“为官不为”也是一种腐败的形式来抓,严格执法执纪,让为官不为者及时受到问责和惩戒;五是加强群众监督,积极开展群众问政、民主评议、民意调查等工作,督促干部认真履职;六是加强舆论监督,会利用网络等媒体及时褒扬勇于担当、干事创业的干部,鞭挞为官不为的干部。真正做到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的良好干部考核机制,在全社会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最后,党员干部应该树立正确平和的心态,领导岗位是稀缺资源,只有当好“干将”,以良好的心态来对待自己工作的“平凡”,切实体会“为人民服务”的内涵和意义,才会让自己变的不平凡。

(中共澄城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郑文军)